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中国军工产业的历史轨迹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12:06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229次

  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各大先进武器悉数亮相,再次将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拉回至公众视野。

  军工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工业产值仅仅排到世界第26位,那时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于是毛泽东便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于是,中国国防事业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应急购买苏联的先进装备,一方面建立独立的国防体系。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与设备扩种,直到60年代后期,才逐渐形成了生产链与研发链,并形成了我国最初的军工产业体系。

  军工产业体系形成初期,体系组织还比较杂乱,加上技术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并且许多生产出来的武器与装备不符合部队要求等。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提“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其中一个便是“国防现代化”,它主要是指在掌握和运用尖端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国防工业和国防力量的现代化,于是中国的武器装备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全新局面。

  1982年1月,邓小平再次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16字方针,赋予中国军工产业体系新的定位和目标,并且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国防工业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军转民,内转外”的活动。

  80年代的军工产业虽然蓬勃发展,但因当时产品性能落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使得我国军方纷纷引进俄罗斯等国家较现代化的武器与装备,军工产业不得不依赖国家补助才能存活。于是,我国立足于自主研发为主,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武器技术标准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也促使我国常规兵器的研制得到突破,相对长期停滞的局面更是有了质的飞越。

  两次重大改组时期

  而到了90年代,中国军工产业体系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组。第一次在1993年,中央政府将许多与军工产业相关的部门,整编为5大国有总公司,原来庞大、复杂的军工产业体系变得组织化、系统化、效率化。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与效率,1999年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改组,军工产业总公司分别各自被拆分为产业性质相似的两家集团公司,各自独立运作,但是彼此又保持竞争加合作的关系。这样改组之后的公司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方式,也推动了武器的研制,大大促进主战装备与世界接轨标准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军工产业前后还经历了多次改组,其运作形式也因此有所突破,如企业可运用外国经费从事军事武器研制,产品可销售并技术转移给外国参与者(例如FC-1 枭龙战机),军工产业所属公司可在深、沪股市上市等等。

  提到军工企业上市,2010年10月国务院于中央军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推动军工企业的深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将社会资源引入军品建设领域,5年来,中国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制造与上市融资也已经略有成果。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军工产业也趋于投资主体多元化。

  截至2014年底,我国十大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25.37%,国防军工板块中有七成上市公司属于央企军工集团,按照央企改革的目标,到2015年军工资产证券化的目标将达到80%以上。

  中信证券(14.87, -0.32, -2.11%)董事总经理金剑华曾表示:“未来十年军工行业前景光明。随着我国军工企业核心资产上市步伐的加快和军工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推进,未来5-10年大约有万亿元的军工资产有走向资本市场的需求,同时,资本市场也将真正成为培育军工巨头的沃土。”

  21世纪发展趋势

  21世纪初,中国在军事创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军工产业的总体设计开发能力、总装备整合能力、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系统整合、实验模拟、检验测试作业明显改善,逐渐形成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骨干、市场为导向、军民结合的高科技产业体系。

  我国军工产业所研制的武器与装备,在满足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凭借高“效价比”优势也广泛外销到第三世界国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装备性能上的提升,外销出口更是蓬勃发展。201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研究所指出,中国成为过去十年来增长最快的武器出口国。并且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至2009年间,中国占世界武器贸易总额的3%,位居世界第九位;而2010至2014年间,中国武器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3%,超过世界武器出口的5%,成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在武器出口类型上,十年前主要为装甲车、火炮、轻武器与弹药等,近年则从自动化步枪到护卫舰、超音速战机和其他雷达等高技术装备无所不囊括。销售国家也逐渐从昔日的南亚和非洲向拉美和中东拓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定了我国军事工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方向,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军工领域作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和军方的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在微电子、软件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参与军品配套业务,一方面可以分担国家军品研发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军工集团的垄断体系。”安邦咨询分析师焦彬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家安全、国防军队改革的强调,也让军工产业在领导层的重视和形势的双重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焦彬彬表示:“军民融合、研究所改制、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军工领域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旨在推动我国军事工业与国民经济的融合,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另外,“我国将对航空发动机领域、大飞机平台领域、军船制造领域、卫星制造领域等进行重点技术研发和制造,打造中国先进军工系统。并且,核能建设、潜艇技术、航天工业等领域也为我国科技水平整体的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焦彬彬指出。

  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背景下,像核工业的军民结合一样,军工产业的军民深度融合正代表着未来军工产业的发展方向。习近平主席也强调指出,“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军工产业缩影:核工业

  随着整个军工产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军工产业内部各个领域也随之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核工业作为军工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整个军工产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核工业从业人员,他向记者介绍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我国从50年代开始创建核工业,那时候全国各地都大力支援,也从全国各地调用精兵强将,并在苏联援建的帮助下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后来苏联专家慢慢撤出,我们凭借自身能力才真正建立成功。苏联援建时期核工业建立的是第一套,后来跟着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又逐渐建立了第二套、三套。80年代后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整个核工业开始保军转民、发展核电,实现了封闭军工体系向军民结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的重大转变。在30年的改革发展中,陆续建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3个核电基地。然后核工业主体的发展方向也是往核电方面发展了,核工业目前主要还是军民结合,核电是发展主体,以军为重,同时核电也是核工业的主要经济来源。”

  另外,据记者了解,这3个核电基地共有投运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908万千瓦。2007年核电发电量629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92%,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万吨,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